简介

环球旅拍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5章 鸣沙山下,那是我的大漠孤城(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夜深的时候这漫天菩萨会在光影中,在月光里变得更加梦幻。

无声守护墙的四周是一大片沙地,可供大人沙疗,可供孩子玩耍,沙地之中有几段残垣,一株烽火台,都是汉代古物,也是千年敦煌基金会于风沙泛滥处寻来,放置于小镇之中加以保护,也供游人瞻仰。

而且说到古物,小镇内还有一栋明代时的财神庙,一砖一瓦,一窗一棂皆带着历史的古旧感,至少是省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

没有过多的装饰,却透着黄土高坡上的质朴感,既是小镇的风景,又是小镇气质的引领者,有了它,这大漠边城才显得完整。

陈晚安走进财神庙。

财神庙内,还有四幅道教壁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财神爷,那小镇内就必然有商贾,商贾云集,人来人往,这小镇才算是有生气,最打眼的一家叫作致麟辣椒坊,因为它家门口有一头毛驴,还有一椿大石磨。

陈晚安好奇的沿着这铺就黄沙的石板路向着毛驴走了过去,它脾气很好,只是安静的看着陈晚安,两只大眼睛可爱得很,陈晚安忐忑的向它伸出了手......

“摸吧,没事,老实得很”,老板的声音从里屋传了出来。

陈晚安回过头对着老板笑了笑

“我刚把驴挂出来,准备碾辣子,这驴可是我们小镇的明星呢。”老板笑着说。

陈晚安进到里面,老板正端着一簸箕辣子准备碾磨,陈晚安也就坐了下来,一边看个稀奇,一边和板聊天,原来老板叫郭致麟,这致麟辣椒坊就是他家的祖传手艺,是采用传统的工艺制作辣椒面,从碾磨到炒制到焙干都是亲手完成。

陈晚安问道:“现在都是机器磨了,你为啥还养头毛驴做这笨事啊!”

“老祖宗的手艺,石磨子磨的才均匀,辣子才香啊!”老板说完,又是一声吆喝,低下头继续赶驴。

老板似乎对陈晚安的说法有点生气了,默默的干活,不再看陈晚安一眼,但陈晚安却一点也不介意。

现在生活中就缺少这样的人认死理的人,遵循几百年来传统的技法,不投机,不取巧,他们做的东西才好吃。

从辣椒坊出来,陈晚安真的是对这个小镇死心塌地了,那就找个地方住下吧,鸿無客栈的襟旗突然就这么映入了眼帘。

当然陈晚安也是后来才知道,小镇里一共有6家客栈,而这鸿無客栈就是这小镇里最大的一家,也是房间条件最好的一家,沿着台阶上了二楼,店老板很热情的迎了出来,给我各种介绍。

老板姓郭,是一个信佛之人,所以就到这敦煌的月牙泉小镇开了这间客栈,把自己一生的积蓄都投了进来,日常照料这家客栈,有空了就去对面的雷音古寺学佛敬佛。

在客栈的公共区域放置着郭老板日常收集的西北地区的老物件,做工精致,惹人喜欢,也装点了整个店铺,多了几分文化气息。

陈晚安留意了一下酒店独特的装潢风格,刻意采用了一些天然的环保材料让居住者更加舒心安全,这满屋的硅藻泥喷涂应该也花了不少钱吧,陈晚安好奇的问了郭老板。

“300多万呢,用的都是天然材料啊!虽是短住的游客,但也不能坑人家啊”老板笑着说。

果然信佛的人,还都是心存善意的!

陈晚安反而有点担心起老板的经营状况了,毕竟这地方还不那么知名,就问他生意如何,他一脸骄傲的说:“暑假、国庆、春节这些旺季基本上房间都能住得满,今天就只剩下了两间,你运气好,还可以挑一挑。”

客栈大约有两种房型,一种是带砖炕的,一种是榻榻米,砖炕很大,差不多能睡四五个人的样子,陈晚安毫不犹豫选择了砖炕。

毕竟上次在雪乡睡的火炕是非常舒服的。

房间的床垫都是用的泰国乳胶床垫,所以睡起来特别的舒服,柔软却又有很好支撑感。

陈晚安很是满意。

虽然缺少了砖炕的硬可以让腰舒服。

但是体验感还是很好的。

虽说是客栈,但硬件设施还是跟四星级酒店可以媲美,该有的洗漱用品一件不少,陈晚安现在浑身腻腻歪歪,正盼着洗澡哈。

其实像月牙泉这样热门的景区,陈晚安还是希望大家能够错开公共假期的高峰再来,这样房价也比较便宜,在小镇的居住体验也会更好,干什么事都不用排队嘛。

在干燥的敦煌,客栈老板还准备好了加湿器、冰箱,在炎热的夏季给人带来了无限爱意。

炕上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有敦煌的介绍,还有一个转接器,方便客人充电,陈晚安洗过了澡之后在桌子上泡一杯红茶,倒也是惬意无比。

在房间里休息了会,又和老板聊起了下午跑去鸣沙山的事。

老板笑着说:“哪有人白天去沙漠的,找晒啊!那门票管三天,就在这月牙泉小镇里住下,日落时分才过去,那时候的沙漠才美,要是你还有闲工夫,多等一会,星星出来更是好看。”

陈晚安默默的记下了老板的话,带着对小镇的无限好奇,再去探寻这大漠边城里还有多少有故事的人。

其实陈晚安就是接近黄昏的时候去的。

只不过是想来体验一下小镇内的神秘。

夜晚的星空自然是美的。

若是站在月牙泉旁边看着头顶的新月……

还会分得清到底哪个才是月亮么?

不过这小镇似乎也让陈晚安来了更大的兴致。

在这里停留几日?

毕竟这一路开车自驾一直都是睡在车里。

难得有放松的时候。

停留几日也算是舒服。

……

次日。

陈晚安出门溜达。

而好巧不巧的被一只会说话的八哥请到这家“刘记杏皮水”的,路过时,原本还没注意到树荫下的它,可它大声的喊着“下午好,我是小八哥”。

等陈晚安转身看着它,它又拉起了生意:“请喝杏皮水”

陈晚安这才注意这店铺上挂着的“刘记杏皮水”的招牌。

没喝过杏皮水,陈晚安就带着好奇进到里面,柜台上一遛彩色的干果特别显眼,想必这就是制作材料了吧。

找刘老板要了一碗尝尝,他从冰柜里提了一个提壶,取了两只碗,那釉红清亮的液体倾泻而出,看起来格外解渴。

原来喝杏皮水,是敦煌人的传统,就像老北京的酸梅汤、石家庄的绿豆汤、南方的凉茶,解暑、提神、清凉、醒脾。

长久以来杏皮水不仅是单纯的一种饮品,也是敦煌人的生活方式。

而且这刘记杏皮水还是敦煌的老字号了,2015年来到这月牙泉小镇经营,并对祖传配方再次进行改良,成为冬暖夏凉四季饮品。

喜欢环球旅拍家请大家收藏:(m.6shufang.com)环球旅拍家六书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