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开天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0章 又见意之力(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再说古启云这里,出了谷以后,他并没有急着回去,而是再次来到了白云镇中。刚好又有一户人家要上白云山还愿,小道士小黑便随之他们的马车先行离开了。

这户人家姓张,他们的子弟参加了今年的科举秋试,之前在白云山文曲星君殿许过愿,而今他们家的子弟已经中科秀才,所以他们这次便是上山还愿去的。而且看了他们所坐的马车,这户人家到算得上镇中的大户。

白云山地处应天王朝西北边缘,文人的数量远远不及江南那边多,在这里几年也不出一个举人,秀才也是相当稀有。所以这次张家子弟中了秀才,定会给白云山一笔不菲的布施!

在他们走后,古启云突然发现自己的意之力开始动荡,便急忙顺着来源望去。

只见一个穿着十分朴素的少年站在离自己身后三丈远近的地方,目光有些羡慕的望着张家离去的马车。他看上去只有十七、八岁大。身子很是单薄,仿佛一阵风就可以将他吹到一般。

当他看到古启云正看着他的时候,连忙收回羡慕的眼神,接着用书生礼打了个招呼,随后就要转身离去。

古启云连忙走了过去,毕竟这孩子身上有自己寻找的“意”,他可不能放过这种机会,便开口道:“少年请留步,我姓古,是外地来的游客。若是阁下方便的话,不妨给我做个向导吧。至于酬劳,定不会少你!”

古启云本来准备在城里找一家铁匠铺,打造两口特制大锅,毕竟自己的两口大锅在上次大战时,被南宫火给击碎了。而自己是名厨师,身上怎么能不带全家伙事呢?不过这白云镇虽然不大,但是除了主街,其余巷子倒是七拐八拐的,一时间也找不到铁匠铺在哪。若是有这位少年带路,一来可以帮自己寻路,二来也好让自己的凡之意境得到提升。

少年闻言,停下了脚步。随后一脸正气的说道:“乐于助人为我辈之本分,古先生要是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张中正定当尽力。报酬一事可莫要再提!”

古启云见这少年正气凛然,话语中有透着一股书生气。必定也是位读书人,怪不得刚才看着张家的马车会露出羡慕的神情来。而且他说话的时候神情诚恳,并不是客套之言。于是便定了定神道:“看来小兄弟也是读书人,这次落榜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你这身正气不散,终会有出头的时候!”

这名叫张中正的少年闻言后,先是愣了愣,随后便反应过来,知道自己刚才的样子让古启云产生了什么误会,便笑道:“其实这次秋试,我没有落榜。只是将功名给了之前的张家罢了!”

“哦,此话怎么讲?”古启云稍微愣了一下问道。

张居正坦言道:“像我们这种出身贫寒的人怎么有钱去读书?所以我打小便做了张家小少爷的伴读书童。这次秋试,便是我代他去考的!至于秀才之位,来年我自会再去考来!”

他说这话时充满了自信,眼神也格外坚定。哪还有刚才弱不禁风的样,此刻的他给人一种感觉,哪怕是高山倾倒,也不会砸弯他那瘦弱的身躯。

穷苦百姓家的孩子根本就没钱读书,而那些有钱的大户为了让后人有个功名,便会招募三、五个年龄与自家后人相仿的聪慧少年做自己孩子的伴读书童,待自己的孩子到了能考试的年龄,再从这些孩子中挑出学识最好的人去替自己孩子考试,到时候中了秀才,只要给当地官府花几个钱,便会将自家孩子的画影替换入档,让自家孩子获得秀才的功名。

也就是秀才功名可以这样,要是要考举人,那可不会出现这种代考的事情,毕竟举人是要入仕的。下边也不敢乱来,不过这也给了那些想要出人头地的穷苦人一个读书的机会。若是他们有真才实学,也就是晚一两年拿功名罢了。

“原来如此,这倒也不算坏事。走,带我去镇里的铁匠铺吧。”了解了事情的缘由后,古启云也不在停留。

片刻后,他们来到了一条偏僻的巷子口,巷子里传来乒乒乓乓的打铁声,张中正停下脚步,道:“前面便是铁匠铺了,先生尽管前去,我就先行一步了。”

古启云笑着从储物空间了取出一锭足足有十两之多的银子道:“相见及缘分,这可不是给你带路的酬劳,而是资助你来年考试盘缠!”

“这可使不得,张家给我的功名红包,已经足够我来年考试的盘缠了,我可不能要!”张居正慌忙推辞道。

功名红包,说白了就是封口费。普通封口费本来是不够一个学子赶考的,但是张家见这张中正学识不凡,为人又正直,便想结个善缘,多给了他些银两罢了。

古启云哈哈一笑道:“圣人有云:达则兼济天下。你也看到我刚才隔空取物的手段了吧,金银对我们修真之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用处,你要是不收。倒是让我心中有亏欠之感,这可是要乱了我的道行的!”

古启云又用起了屡试不爽的手段来糊弄凡人。修真之人,只要把话说的玄乎一点,就不怕凡人们不从。

果然,听到古启云的话后,张中正只好硬着头皮接过古启云手中的银两,随后道了一声谢,这才转身离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天记请大家收藏:(m.6shufang.com)开天记六书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