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烽越吴情一吴宫绝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4章 烽越吴情之二 美人.谍(1/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公子申的车驾缓缓行进在宫道上,离宫门十几丈时,听见说话声:“长符,送到这儿就行了,剩下的路,老夫认得。”

“濮大人,不成的,王后娘娘吩咐要送您回府!奴才不敢不遵!”长符是昭华宫太监,南萱命他送父亲出宫,而濮央决定自己回府,于是他十分惶惶不安。

“老夫今日空闲,慢慢走回去!宫事千头万绪,王后也忙碌得很,你快回去帮上一手。”濮央道。

长符不敢擅自决定,呆在原地犹犹豫豫。

“快回吧,娘娘问起,就说老夫赶你回来的,她了解老夫脾气,定不会怪罪!”濮央催促道。

“是!”长符听从濮央安排:“濮大人慢走,小的这就回去复命!”

“走吧,走吧。”濮央道。

长符恭恭敬敬地向濮央施礼方才离开,他走后,濮央独自一人,慢吞吞地踱在纤尘不染的宫道上,悠闲自在。这时,后方的马车停在他身旁,公子申掀起车帘,热情招呼道:“濮大人,上车吧,本公子也要出宫,正好与大人同路!”

“哟,申公子,失礼失礼!”濮央连忙作揖行礼。

公子申再次邀请他乘坐,濮央遂不推辞,他踩着脚凳,上了马车。既然是公子车驾,自然比寻常马车奢华,但合乎礼法,并未逾越礼制。看得出,表面上,公子申规规矩矩。

“多谢申公子,否则,老夫要走上半天,才能回家!”濮央感谢道。

“濮大人怎么徒步出行?”公子申问道。

“哦,早上来时,车夫于半路上犯病,身体不适,老夫就让他回府不要过来了。”濮央解释道。

“濮大人真是关切家仆。既然是进宫,王后娘娘也该派人送大人回去啊!”公子申道。

“王后也是这样说的,不过她在王宫也不容易,后宫女眷众多,老夫不想她因娘家而惹来非议。”濮央道。

“濮大人,真是谨慎!”公子申坦诚相告:“其实王宫并没有大人想像的那般不近人情!大人往后无需如此小心翼翼!”

“老夫迂钝,总担心招惹事非!”濮央笑呵呵地说,接着转头问道:“申公子是进宫探望庄太夫人的吧?”

“是啊,这两年,母亲一直郁郁寡欢,惟有见到我,才舒缓片刻。所以,得空便进宫与母亲见上一面,让她心情好一些。”公子申道。

“先王突然驾崩,实在令人痛惜!也只能请庄太夫人想开点。好在太夫人还有公子孝敬跟前,多少安慰一些。”濮央道。

“本公子也是这么想的。”公子申道。

“先王驾崩,大王即位于危急关头,虽然仓促了些,但却厉行勤政,如今威望日隆,真乃吴国之幸啊!”濮央感慨道。

公子申听了,默不作声!

“欲承王冠,必承其重!大王承袭王位,居于人上,却也受着常人所不能承之责!”濮央似无意瞥了他一眼,微笑道:“还是公子悠闲畅快,既不必操心繁冗朝政,又荣居繁华之都,悦天下之美,赏玲珑之娇!又或是邀三五至交,游山玩水,享别样闲情逸致!”

“在大人眼里,我就是这样一个纨绔子弟吗?”公子申默然道。

“不,不,不!公子误会了,老夫知道公子亦满腹才情,心系家国天下,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公子这些年为图自保,隐忍多年。既然事已成定局,何不就此作罢?不甘也好,遗憾也罢,世上事总不全尽如人意!不是吗?”濮央意味深长地说。

“大人为何出今日之言?”公子申警惕问道。

“当年老夫就曾受先王之托,告诫过公子,今日重提,不过是遵先王生前遗愿,提醒公子谨记而已。公子与大王乃手足!大王继位后亦善待公子与太夫人!取而代之的妄念,千万不能动!否则,牵一发而达全身,届时伤到的,不仅仅是公子,无数人将受牵连,首当其冲的,就是您的母亲——庄太夫人!所以,望公子慎重,切勿妄听人挑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濮央苦口婆心劝说道。

“濮大夫一番苦心,本公子会牢记!”申公子意志似乎动摇,他十分苦闷地说:“先王驾崩,作为他的儿子,我也会悲痛,也想为父报仇,这难道不可以吗?”

“先王若在天上知道你有这份心,一定很欣慰!”濮央赞许道,可转而他又说:“公子,自古王族多纷乱!有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王族子孙,本来就容易招来觊觎,更别提分忧!先王一事,王族中人有多少人上疏请命?寥寥无几!这就是他们的聪明之处!如今,主政的是大王,他若需要,不用言禀,自然会开口。他若不说,你还是安安分分待在公子府,享受着荣华吧!”

“父王是不是一直瞧不上我这个儿子?”公子申颓丧地问道。

“王位只有一个,另一个想要,誓必引发兵戈相向,手足相残!”濮央道,并接着告诉他:“当年,你挪用河银,是不是觉得先王对您的惩治太过于严厉?那是因为,先王想彻底断了公子的念想,安守本分!所以,他才会重伤后,留下一道王旨,让大王善待公子!先王给不了公子王冠,却让公子一世锦衣玉食!这,已经尽了他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努力!”

原来,先王并非无情,公子申体会到父王的良苦用心,顿时动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烽越吴情一吴宫绝恋请大家收藏:(m.6shufang.com)烽越吴情一吴宫绝恋六书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