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生之皇夫推不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潜移默化(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大兴这十多年来边境并不太平,和北祁冲突不断,每年都要征召大量的壮丁入伍。这一两年来,虽然冲突不如以往那么频繁,但朝廷也不敢放松警惕,一直都不曾减少征丁的人数。这就使得种田的人少了,又因为一些制度的问题,使得大兴表面似乎还是繁荣之象,但里子却是积贫积弱。

“那你叫我来做什么?一起讲课吗?”宁月昭有些无语。

蒋年笑了笑,“当然是有些特别的东西要给你看?”

宁月昭眯着眼看他,“你在这里金屋藏娇?”

蒋年闻言笑得更深了,“若是可以,我想铸个金屋把你藏在这里。”

宁月昭不得不承认,轮无耻程度,她实在不是蒋年的对手。

很快,井茗就赶了上来。大家把马匹栓好,燕默和青池帮井茗负担了些包袱,一行人就这样踏上了木桥。

村里的田地不少,在地里劳作的大部分都是妇女,有年轻的,也有中年的,有些上了年纪的老妪和老叟也在陇间帮忙。村庄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田地没有荒芜,农舍也都整整齐齐的,丝毫不见破败之感。

村里的人都认识蒋年,见他来了纷纷打招呼道:“姜先生来了啊!”

蒋年没有告诉他们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说自己姓姜。

“姜先生这次可是隔了好久才来啊,孩子们都一直念叨着您呢?”田垅间一位老叟迎了上来,热情地道,“姜先生还带了朋友来啊?”

这人正是这村子的村长,很是热情。

蒋年微微一笑道:“之前家里事情多,才隔了这么久,这是我的表弟林越。”

宁月昭嘴角抽了抽,“村长好。”

村长虽然不知道蒋年的身份,但从他的形容气度猜得出这人出身非富即贵。今日他的这位表弟,虽然衣着一般,皮肤黝黑,在举手投足间却透出一股矜贵之气。

“孩子们在哪儿?功课可有落下?”蒋年边走边和村长聊着。

“都在祠堂读书呢,有元哥儿督促着,功课一点没落下,姜先生不信可以考考他们。”

宁月昭心中的疑惑更深了,按理来说这样的庄户人家,都是以务农为生,孩子稍微大一点就下田帮忙了,哪里顾得上读书识字,多数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清楚。这个村子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壮年劳力,怎么还会专门培养孩子们读书呢?

带着疑惑,宁月昭随着蒋年和村长走向祠堂。村里地方有限,能够聚集多人的地方只有祠堂了。

远远地,就听见祠堂里传出一个略有些低沉沙哑的声音——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这是十四五岁少年人的嗓音,他读一句,就有一些稚嫩的声音跟着重复。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行到门口,便间祠堂中间站着个身着蓝色布衣的少年,手执书卷,摇头晃脑地念着《千字文》。

他的身边围着一些六七岁的孩子,正是开蒙的年纪。

另外一边的空地上,则是几个四五岁的孩子,正拿着树枝在沙土地上写写画画地学写字。

布衣少年看到了蒋年,顿时眼前一亮,“姜先生!”

蒋年笑着迈入了祠堂,布衣少年走到他身边,先向他鞠了个躬,然后才冲村长道:“爹。”

村长笑呵呵地道:“姜先生,我地里还有活要忙,这里就交给您了。”

蒋年点了点头,一众孩子们都爬了起来,围着他叫,“姜先生,您怎么这么久才来看我们啊?”

蒋年摸了摸离他最近的几个孩子的头,问道:“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们有用功读书吗?”

“当然有啦,有元哥儿在,他比先生您还严厉,我们怎么敢偷懒。”

“先生,您之前教我们的百家姓我们都会背了呢,不信您随便考。”

蒋年看了看布衣少年,赞许地点了点头。

接着,蒋年从元哥儿手上接过书本,继续给孩子们讲解《千字文》。

而那元哥儿则走到另外一边,从书娄里拿出一本《大学》来看。

宁月昭发现这书有经常翻阅的痕迹,仔细凑近一看,发现上面还有用蝇头小楷作注释。

这是蒋年的笔迹,因为蒋年时常在东宫袛候,宁月昭已经对他的笔迹十分熟悉了。

元哥儿察觉有人虎视眈眈地看着他的书,顿时警钟大作,警惕地看向宁月昭,“你是谁,想干嘛?”

宁月昭有些讪然,“不要误会,我是姜先生的……表弟……”

喜欢重生之皇夫推不倒请大家收藏:(m.6shufang.com)重生之皇夫推不倒六书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