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蓝白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5章 关于山海经的三点想法(3/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在我看来,原初作者是在认真地写迁徙。

动物迁徙乃是一去一返的周期性迁移,只提去,不提返,这不叫迁徙,这叫转移。

所以作者才强调了‘不返’,言下之意就是‘应该返’。

那么为何没返呢?他写了,‘溺而不返’,也就是因为淹死了,所以没返回。

总而言之,这种鸟,本来游于东海最终都会返回,但是因为它们中途落下来休息时,被人类驱逐了。

这导致首领级的大雁被淹死。

故为精卫!不是说死后变身非人类,而是说成了我现在所看到的精卫这种鸟。

它们进化了,它们为了适应人类的存在,领头的大雁故而衔着树枝,填在海上,作为落脚点。

可能有同学要说:山海经里没写人类驱逐大雁啊,这么重要的东西,为何不写呢?

其实写了,只是很含蓄,可能还有部分被删除。

根据我的说法,人们开垦林地,种庄稼,大量地推广农耕,破坏了鸟类迁徙原本用来中途休息的地方。

众所周知,农田种着庄稼,怎么可能让鸟类靠近呢?所以大雁落下来,人们就会去驱逐。

而推广农耕,大力发展种田的人是谁呢?

炎帝!

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烧林化田,垦荒种植粮食作物。

人类农耕文明因此大量扩张,都扩张到沿海地区了,改变了鸟类的习性,故为精卫。

精卫二字何意?以甲骨文和金文、篆体的象形而论,‘精’是米粒。

卫,则是拿着锄头的人,延伸意义是拿着锄头保护庄稼不被破坏,不被动物吃掉。

这就是保卫最早的意思,跟保家卫国无关。

上古先民拿着农具驱赶野兽鸟类,保护庄稼得以丰收,故为精卫!

这实际上就是指一种会吃我们庄稼,总是要我们驱赶的鸟类。

所以女娃不是炎帝的女儿,至少不是我们理解的女儿。

其实纵观炎帝的女儿,就会发现,全部和农耕有关。

帝女桑,死后化为桑树。瑶姬,死后化为灵芝。女娃,死后化为精卫。

得,我要说一个悲伤的故事:炎帝没有女儿!呜呜呜……

他的女儿全是农桑草药。

所以在那个时代,炎帝可能没有女儿,就算有,也是地位卑微,根本不值一提。

人们宁愿认为炎帝选种的桑梓、灵芝,以及环绕在农耕部落聚集地附近的大雁,是炎帝的女儿。

其实这么一想,也通。

就好像现代痴迷泥塑的人,会被人说:你简直是把这些泥塑都当成你的女儿了,你亲生女儿都不管了,每天就只知道管这些泥塑……你还要女儿干嘛!它们才是你的女儿!

炎帝是个痴人,他沉迷种田不可自拔,沉迷辨识草木,不可自拔。

他发明了大量的农耕器具,并且精选出了所有可以种植的草药和庄稼。身边围绕着大量鸟类,毫不出奇。

这对于其他庸民而言,这些东西才是他的孩子。

炎帝是个好的领袖,但不是一个好的父亲。

至少,他不是个女儿控,亲生的女儿地位还不如手中的百草……呜呼哀哉!我好想要女儿啊!

关于精卫的解读,就这些了。

啧,以上。

……

***作者有话说***

p.s:抱歉,虽然后羿射日、长生不死都还没提,但暂时真不写了,正文为重啊。另外想了解可以买《山海经全译》,《山海经校注》,包含了很多关于山海经最通俗最主流的解读,之前有书友提到b站up主齐天大肾余潇洒,也算一个。自己找吧。不过想看脑洞大开的,就很难找了。

喜欢蓝白社请大家收藏:(m.6shufang.com)蓝白社六书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