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隆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5章 看穿阴谋(2/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

“若是真向陛下说的那样,那些纸就可以买东西,那该是什么样的场景。”房彦谦笑道。

袁宪:“错了,那不是纸,而是钱,只不过比铜钱请便,易于携带,易于使用。

咱们每次发俸禄,都需要几个人抬回家,若是换成纸钱,只需要处处进怀里就行。”

袁宪说完,高顺脑中灵光一闪,抬手道:“袁阁老刚才说俸禄,工钱!”

一语惊醒梦中人!

高顺打算发银票并不是秘密,主要是考虑银钱不便于携带,银票还是作为字据使用。

可如果钱庄出了问题,那些民夫劳工还会要银票么?

几位内阁大臣面面相觑,终于找到了关键,同时也都有些后怕,这次若不是赵五本出现,怕是不好解决。

十万民夫,朝廷不能失信于人,可若是真给出百万贯钱,对于朝廷的财政同样是不小的负担。

运河不是长城,不需要什么材料,最多也就是一些堤坝的修建,但大多数都是清掏、开凿。

这样就有一笔纯粹的工钱,再加上粮食,一旦开工,就够的上劳民伤财了。

有人说那些都是纯粹的劳工,干的就是这个,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可是有件事不能忘了,那就是这件事不是高顺自己干,而是让十万劳工和诸多官员负责。

只要是人,就难免有私心,朝廷的决策是好的,然而坏事的往往是小人物。

一贯钱一千文,民间八九百也很常见,贪墨是查不绝的,水至清则无鱼。

民夫辛苦一年,可能就赚十贯二十贯,若是被官员扒层皮,就算不说肯定也有怨言。

而银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这种问题,并不是完全解决,最起码钱庄兑换是足量的。

类似的问题太多,不可能完美解决,但只要不失大格,有点瑕疵也正常。

况且人都是有奴性的,升米恩斗米仇,当年和珅赈灾,明目张胆的掺沙子,却多救了无数无数百姓。

凡事都不是绝对的,社会阶级始终存在,高顺站在最顶端,他必须把握一个度。

这年头造反太常见了,如果想坐稳江山,就必须考虑周全,窥一斑而知全豹,必须学会以小见大。

想要不劳民伤财开凿运河,的确要多考虑。

喜欢隆唐请大家收藏:(m.6shufang.com)隆唐六书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