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北朝朔风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避权臣孝武帝西迁 奉天子宇文泰东顾(4/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高昂统率援军至襄阳,却只见侯景引着一众残兵回城,不见贺拔胜踪迹。原来贺拔胜连日攻城,襄阳城旦夕且破。侯景幕僚王伟献策,命荆州父老出城招降贺拔胜军士。贺拔胜所部多是荆州土人,闻父兄招唤,皆无战心。侯景见彼军心已乱,乘势杀出,荆州军人心离散,多有降者。贺拔胜见士卒渐散,心中焦急,兀自勉力聚拢兵马。猛的肩头上一紧,却是被侯景射中了一箭。贺拔胜大怒,提棍上前,却被大军阻住,无法突入。眼见得敌军四合,身侧仅余数百人。贺拔胜心中惨然,拔剑欲自刎。左丞崔谦道:“将军不可轻生。今西归无路,不如暂投南朝,再图后举。”贺拔胜听了,抖擞精神,拼死杀出重围,引了残兵一路东向,投南梁去了。侯景率领七千人马一路追赶。到了江夏,正遇上南梁名将陈庆之,被打得丢盔弃甲,逃命回来。高昂到了荆州,正遇见侯景退兵回来,叹道:“久闻陈庆之勇绝,未与一较,实憾事也。”

高欢收了捷报,心喜,大宴群僚。席间,司马子如道:“洛阳建都已久,王气将尽。且西邻贼寇,南近萧梁,非据守之地。何如迁至邺城,以建中兴。”高欢从其所议,下令文武军民限三日起发。以亲信将佐先行护驾迁往邺城,自己留后处分。东魏帝元子善离了洛阳,六宫从行。军民四十万户仓促就道。改司州为洛州,以尚书令元弼为洛州刺史,镇洛阳。时宫阙未就,东魏帝至邺,暂居北城相州。是时邺下盛传童谣:

可怜青雀子,

飞来邺城里。

羽翮垂欲成,

化作鹦鹉子。

青雀子者,即河清王之子,东魏帝也。鹦鹉子者,后来高欢次子高洋代帝夺国时年号神武之验,却是后话。兴建新都,所耗甚巨,高欢王命拆洛阳旧宫木料以济之,限日速成。洛阳自此日渐衰落,旧日公卿府邸,多为流民工匠所居。更有城北之地,竟成缸瓮窑场。有诗云:

洛阳城北上高里。

殷之顽民昔所止。

今日百姓造瓮子。

人皆弃去住者耻。

高欢为安民心,出粟一百三十万以赈新迁之民,民始宁居。又将次女嫁与东魏帝为后。高欢处分已定,遂辞别天子,归镇晋阳。方至晋阳,忽报西魏宇文泰引兵攻潼关,守将薛瑜阵亡,关隘失守。诸将咸请救之,高欢道:“吾方迁都,未暇发兵,彼必不敢深入。进讨之期,且俟后日。孰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石州豪强刘蠡升,骁勇绝伦,民夷畏之。距石州百里有一云阳谷,周围四百里,蠡升据之。招兵买马,日益强盛。手下精兵数万,勇将百员。见天下纷乱,竟也做起皇帝梦来,建国曰汉,称天子,置百官、后妃。复发兵遣将,四处掠地,石州一路,皆被扰害。蠡升窥见魏分为二,中原扰乱,觊觎之心渐滋。亲领大兵来夺石州。官兵不能抵敌,据城不出。高欢接得告急文书,召集诸将,言道:“蠡升强横日久。昔日尔朱荣、尔朱兆累次发兵征讨,俱未全功。非吾自行,难绝后患。”诸将咸请从征。于是点选精骑三万,猛将二十员,即日起发。行前嘱世子高澄道:“并州事尔自主之,倘有疏失,责在于尔。”高澄再拜受命。高欢遂起兵星夜前往,兵至石州,假意与刘蠡升订约许婚。蠡升意骄,不做防备。高欢纵兵突袭,几番大战,诛蠡升及弟刘信明。大军得胜回转。方至晋阳,便有亲信来报世子乱伦劣行。

世子高澄自幼聪颖过人,能言善辩。十岁时独自出马为高欢招降悍将高昂。十一岁时,为高欢使者,两次赴洛阳朝觐孝武帝元修。高澄屡与议政,对答如流,详加剖析,丝丝入扣。高欢极为赏识。高澄自其父远出,初时颇为勤谨,日久便有些懈怠。这高氏父子,皆人中龙凤,却是最好女色。高欢位高权重,从各地网罗美女无数,分院安于府内。世子高澄,每日见了艳羡不已。高欢诸妾之中,最宠郑氏。郑氏,名大车。出身荥阳郑氏,郑俨祖之庶女。曾嫁给广平王元悌为妃。后来元悌死于河阴之变,郑大车孀居邺城,被高欢看中,收为侧室。有道是色胆大于天,不几日,高澄便与庶母郑大车勾搭成奸。后人有诗讥之:

占得人间第一芳,

游蜂堂下已偷香。

广寒宫里伦常乱,

此日飞仙乱更狂。

郑大车侍女,唤作穆容娥,生母邹氏曾为北魏公主元仲华乳母。元仲华与高澄有了婚约,虽未行礼,对高家之事却格外留心。因是频频重赏穆容娥,让其留意。高澄与郑大车私通,被容娥撞破,畏惧高澄杀人灭口,唯有求庇护于公主。公主早听闻高澄行止,不想如此不堪。大怒,入宫面圣。孝静帝不敢得罪高家,只得好言相劝。公主却是不听,执意退婚,大哭大闹起来。一时间,宫闱之内,人尽皆知。高欢听了此事,暴怒。令左右将高澄牵下,去其衣冠,痛杖一百。世子被打得皮开肉烂,满身血染,死去数次。囚于内监,奄奄一息。其母娄昭君亦被禁足。是时,尔朱英娥亦受高欢宠幸,育有第五子彭城王高浟,高欢动了废长立幼之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北朝朔风劲请大家收藏:(m.6shufang.com)北朝朔风劲六书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