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我再也不写末日小说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章 (1/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

电车吃力地沿着丰杜克列耶夫大街向上爬行,马达呜呜地叫个不停。它开到歌剧院门口,停了下来,一群青年下了车。接着,它又继续往上爬行。

潘克拉托夫一个劲地催促落在后面的人:

“快走吧,同志们。咱们肯定要迟到了。”

到了歌剧院门口,奥库涅夫才赶上他,说:

“你记得吧,伊格纳特,三年前咱们也是这样来开会的。那时候,柯察金、杜巴瓦和一群‘工人反对派’回到了我们中间。那天晚上的会开得真好。可是今天我们又要跟杜巴瓦斗一斗了。”

大会晚上的议程已经开始。站在台上发言的是一位女同志。

“来得正是时候。快坐下,听听你老婆说些什么。”潘克拉托夫用胳膊肘捅捅奥库涅夫,悄声说。

“……不错,这场辩论耗费了我们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参加辩论的青年们从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很高兴地指出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我们的组织里,托洛茨基信徒们的失败已经成为定局。他们在这里发言不多,这不能怪我们。他们在各区和各支部都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多少让他们学乖了一点。”

突然,会场右边角落里有人刺耳地喊了一声,打断了塔莉亚的话:

“我们还是要说的。”

塔莉亚转过身去,对那个人说:

“好吧,杜巴瓦,那就请上来说,我们倒要听听。”

杜巴瓦恼怒地盯着她,神经质地撇了撇嘴。

“时机一到,我们自然会说!”他大喊了一句,同时想起昨天他在索洛缅卡区遭遇的惨败,那个区里大家都认识他。

塔莉亚继续说:

“就拿杜巴瓦来说吧,他正是托洛茨基分子破坏党纪的一个典型例子。他当了多年团干部,许多人都认识他,兵工厂的人更了解他。杜巴瓦现在是哈尔科夫共产主义大学的学生,但是,我们大家知道,他跟米海拉·什科连科在这儿已经待了三个星期。现在大学里功课正紧张,他们跑到这儿来干什么呢?他们所在的党组织知道他们现在在什么地方吗?当然不知道。”

台下传来舒姆斯基的喊声:

“我们没办法,跑东跑西打小工,我们没有地方办公。”

会场上响起一阵哄笑声,舒姆斯基自己也笑了。

舒姆斯基的玩笑话暂时缓和了场内的紧张气氛。大家都在等待托洛茨基分子上台发言,承认自己的错误。可惜,这样的局面没有出现。

杜巴瓦要求发言,立刻得到允许。

他走上主席台的时候,全场一片寂静,大家都在等待。这种讲话前的沉默本来是会场上最常见的现象,此刻却让杜巴瓦感到大家对他的疏远和冷淡。他已经失去了在各支部发言时那股慷慨激昂的劲头,情绪一天比一天低落。但他还是决心硬着头皮干到底,虽然他明知这种做法只会使他跟大多数同志离得更远。

“我请求大家不要打断我,也不要中途插话。我想完整地阐述我们的观点。你们都知道《四十六人声明》这个文件。在这个文件里,托洛茨基同志和党内许多著名领导干部尖锐地批评了中央的工业政策。我们要求工业高度集中——这是第一。我们本应该对于农民的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加以压制,运用无产阶级专政的全部威力逼迫农民交出他们的全部财产,可是中央非但没有这样做,反而否决了提高工业品价格的建议。”

“其次,我们的分歧表现在党内问题上。同志们,托洛茨基是一位值得我们信赖的人。他是十月革命的领袖。他不同于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没有在武装起义面前做缩头乌龟。他也不同于布哈林同志,没有在一九一八年布列斯特和谈期间破坏党的统一。托洛茨基在一九〇三年是第一个布尔什维克。他领导红军走向胜利。他同列宁一样,是世界上最有名望的革命家。当然,如果不是中央压制托洛茨基,我们早就向国际上的反革命势力发动进攻了。为了实现真正的党内民主,必须让所有的集团、派别都拥有发表意见的权力,而不能仅仅由多数派说了算。”

“党的机关成为我们的不幸之所在,而担任领导职务的清一色都是老近卫军,则使党面临蜕化变质的危险。这么说吧,同志们,权力会毁掉一个人。因此我们奉劝各位把党的机关干部,特别是那些当头头脑脑的,重新拉回到工厂去开机器,这个劝告也是正确的。”

茨维塔耶夫在座位上幸灾乐祸地叫喊:

“对!让他们去闻闻汽油味,否则,办公室成了他们的避风港啦。”

没有人答理他。大家都在等着,看杜巴瓦还会说些什么。

“我们再次声明,中央的政策将使国家走上毁灭的道路。如果继续实施这项政策,那么过不了多久,我们的财政和工业就会崩溃,农民就会给予我们致命性的打击。除此之外,中央和你们这些支持中央的人正在把我们党引向分裂……”

大厅里如同爆炸了一颗手榴弹。怒吼声犹如暴风雨般向杜巴瓦猛扑过来。愤怒的斥责叫喊声像鞭子一样抽打在杜巴瓦的脸上:

“可耻!”

“打倒分裂派!”

“够了,不许血口喷人!”

等喧闹声平息下来后,杜巴瓦结束了他的发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再也不写末日小说了请大家收藏:(m.6shufang.com)我再也不写末日小说了六书坊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