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见过这样一支部队? 他们没有身着传统的橄榄绿,而是每人一袭如墨的深蓝制服。 他们头顶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面白色的英文字母缩写“UN”,端正清晰。 他们的胳膊上,漂亮的臂章是独特的“地球与橄榄枝”图案,透着隐隐的骄傲和大气。 他们看上去很神秘,开着白色的装甲车隆隆地一掠而过。 他们个个身手不凡,一套漂亮的拳脚功夫常常引起阵阵喝彩和叹服,擒拿歹徒的时候,动作迅速敏捷得让人眼花缭乱。 他们的体能好得惊人,哪怕是夹杂其中的几个飒爽英姿的女子,竟然也能和男兵一样轻松跑完五公里。 他们是谁? 一百二十五个标枪般挺直英武的背影,一百二十五名磊落勇敢的军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蓝天之下,厚土之上,眼神明亮,一肩阳光。这正是对他们最贴切最真实的写照。 他们参与维和的地区是中国维和任务中危险程度最高的任务区,仅次于战争中的巴格达;他们曾面临的危险局势和恶劣环境,是许多人永远也无法想象的残酷画卷;他们用汗水和心血谱写的一曲海地维和之歌,成为了震撼人心的灵魂乐章! 2006年11月10日,按照公安部时任部长周永康同志“一定要选精兵强将”的指示要求,经过总队初试、初选、初训和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公安部边防管理局、公安部维和事务领导小组考核,经公安部批准,由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近2万名官兵中脱颖而出的125名佼佼者,正式组建成一支精锐部队,蓄势待发! 队员们告别了自己的亲人,从南到北,顶烈日,战严寒,超常规训练,全封闭管理,顽强拼搏,刻苦训练。终以警务技能和外语“双百分百”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联合国甄选评估。 2007年4月3日和12日,受公安部派遣,防暴队分两批进驻海地首都太子港执行为期八个月的维和防暴任务。